现实社会给年轻人的成功机会太少了
许三多到了任何地方都努力干活,帮助朋友同事,却从不陷害别人,每次都把别人的利益放在心上。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呼唤的英雄!但是如果这部连续剧只有这么简单的主题,就不可能引起轰动效应。《士兵突击》不但呼唤具有诚信的信托责任,而且还有第二层的意义,那就是,和超女现象一样,它揭示了我们社会成功机会的匮乏,以及年轻人对获得成功机会的渴望。生活在当今社会的年轻人,是缺乏机会的。我想问大学毕业生们,你们本科毕业之后,能买得起房吗?能找到工作吗?能结婚生子吗?能像成功的企业家一样,创立一番伟业,赚很多钱吗?不能。这就是年轻人面临的现状,我们的经济发展确实很成功,但是成功的机会却非常少。
《士兵突击》是如何把年轻人缺少机会的失落感表现出来的呢?要知道,许三多从当兵开始,就毫无成功机会可言。首先,史班长完全是违反组织规定,破格让他入伍,让他在不该成功的地方成功了。接着,由于在红三连表现不佳,他被分配到边陲哨站服役。可正是做了傻事–铺路,他受到团长的欣赏,被调到钢七连。他在不该成功的地方又成功了。到了钢七连之后,由于笨,动作不标准,他的表现非常糟糕,战友都讨厌他,可最后他又成功了。在演习的时候,由于狙击手–他的老乡成才,被蓝军出租车兵一枪打中而”死亡”,他替朋友的失败着急,竟然忘记自己的生死,一路跑去追蓝军的狙击手。蓝军的狙击手本来也可以一枪把他”打死”,可是看到许三多的傻样儿,有点不忍心。没想到这个傻帽后来居然把这位狙击手抓住了。这位狙击手叫袁朗,是解放军特种部队的中校。他很欣赏许三多,叫许三多投靠他,而许三多当时不愿意去。以后的情节就是,钢七连被解散了,许三多一人守了营房半年。然后袁朗又给他机会,他在战友伍六一帮助下,通过了考试,当上了特种部队的特种兵。在特种部队,他还是表现很差,可战友的不断鼓励与支持使得他最终获得了成功。
在节目的结尾,我们发现他并没有成为一个伟大出租车兵或者军官,也没有成为伟大的企业家,只不过是一个下士士官。可是我们注意到,从史今班长到袁朗,这些人物给了我们一个信号:许三多的成功是依靠组织给的机会,他只是在这个时代的巨轮碾压之下的一个特殊例子。如果组织没给他机会,他也许还在种田。
许三多在部队里面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代表什么意义呢?代表着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对于未来的渴望。因为未来的人生道路太艰难了,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能够碰到史今班长、高成、袁朗,都希望别人能够提拔我们。可是这种机会太少了,许三多只是个特例。而这也是为什么超女节目会如此火爆的原因。说年轻人浮躁,我不完全认同媒体这样的批评,这样的分析太简单化了。问题在哪里?告诉各位,在于现实社会成功机会稀少。我们年轻人看到他们一炮走红,从而点燃了心中那把渴望获得机会、渴望走向成功的烈火。但这种愿望之火被点燃之后就熄灭了,不会持久,它只是心中一时的发泄。而这就是以后的超女比赛关注度逐渐降低的原因。如果哪家电视台再拍一个”许四多”的话,估计没人看,因为许三多已经把你心中的郁闷发泄了。讲到最后,我告诉各位,什么是文化艺术的精神?那就是文化艺术要反映当代人民的心理困境。
立秋话剧团和超女是两个是很奇特的个案,但《士兵突击》给这两个现象做了一个总结。当前我们社会出现了什么问题?那就是,我们处在一个缺乏信托责任、缺乏成功机会的社会里,而这也是连续剧《士兵突击》能够得到社会欢迎的原因。该剧反映了我们社会中的两个现象和两种缺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