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上村树《1973年的弹子球》

2024.07.16 星期二 阴:《1973年的弹子球》

  看村上村树的书,能够让人找回那些遗失的细节。

  细节之中:有一些美好,有一些向往,有一些期望;也有一些悔恨,一些悲凉,一些孤寂。但无论怎么样,惆怅的主题似乎都从始至终。

  村上的书,有一种细节之美。

  就像去旅游圣地度假,细节之中经常透露出时光溢出的斑斓,可以在心中泛起细微的波纹。

  村上说:“树木、高速公路、农田、汽车、房屋、狗——大凡一切都吸足雨水,整个世界充满无可救药的阴冷。”

  让我想起前两天经历的滂沱大雨。

  雨大,车也没见少很多,车速时快时慢。明显能感觉到刹车距离变远了,但我和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了,同时距离世界的终点也更加相近,让人兴奋不已。

  我们的世界——不,是我们的生活太过紧凑了。

  紧凑的街道,一家紧挨一家的店铺。

  车水马龙,无论是行人、骑车、开车,走的快了走的慢了都容易产生亲密接触。

  除了烂尾楼,我们甚至连一块真正没用处的空地也少有了。

  “我们从同一月台乘上方向相反的电车。”

  “真不寂寞?”最后她又问了一次。

  我正打词回答,车进站了。

  往沙漠里洒水那样的活计。

  人无法保持永远的清醒。

  就像无法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睡去。

  理智与清醒之间总是有一个恰如其分的零界点。

村上村树《且听风吟》

2024.07.02 星期二 睛:《且听风吟》

  太久没有读村上村树的书了,已经忘了他的风格是多么的轻松、自然,还有那份独特的细腻。

  平时接受的风格大都太过沉重,《且听风吟》使自然回归的恰到好处。

  村上村树说过:“想像力谁都有,难的是接近那个场所,找到门、打开、进去而又返回。如果读者在看我的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,那就是说拥有了和我同样的世界。”

  故事由简洁的对话,简单的场景和巧妙生动递进的剧情构成,简单几句就足以勾勒出让人遐想深邃而平凡的故事。读完后总会发现,原来故事总是萦绕在我们的身边。

  过往和将来什么也算不上,且听风吟。

豆豆《遥远的救世主》

2024.06.29 星期六 阴:《遥远的救世主》

  芮小丹居然成佛了。当生则生,当死则死,如来。

  看了三天,越看越觉得好看,最后看到凌晨两点十五分看完。

  遥远就是远在天边,近在眼前。

  只有自己才能是自己的救世主。

  传统文化熏陶出的天子文化,确实如果我所思考的一样。

  但本书还有一个重点:“道德平台理想的高度,是优胜劣汰的法则与人人平等的道德两者之间的平衡。主流的文化 ,是优胜劣汰的文化 ,是不给落后观念生存空间的文化。”

  也许当时写这本书的时候,可能没有想到世界上还有一些地方可能已经实现了“社会主义”,所以可能应该也是受到传统文化的侵袭,导致能够发现问题,能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向,但是从来没有想过企图站在已经解决了问题的基础上,再去思考。

  《遥远的救世主》这本书里面只提出了问题,没有答案,答案是无解的。强势文化和或是文化必然冲突无法调和。

  当在终极终点的时候,有些问题就都不再是问题了,也没有也不用扶贫。但要跳到这个水平之上,身体是跳不上去了,连飞跃的思维想要上去都难上加难。

  当事实摆在那里的时候,传统文化侵染下的我们,也许会觉得那是:奇迹。

  当没有什么太大的贫富差距,也没有什么工作和等级上的区分和歧视,在优沃的土壤里才滋生出我们的“终极理想”。那个时候就不存在救世主了,每个人都是平等的,强势和弱势文化能够统一。看看那时候的北欧国家,都以为高福利催生出优越的生活,其实是先有人搭建,才有了优越的生活。

  时个候,自己才是自己真正的救世主,也可以都人人都是这个世界的救世主。每一个救世主都是平等的,才能都是真正的人,才可以真正去做可以想到的任何有意思的事情。

  平凡尊崇平凡,是高尚,也是奇迹。

芭芭拉·艾伦瑞克《我在底层的生活》

2024.06.24 星期一 阴:芭芭拉·艾伦瑞克《我在底层的生活》

  不得不佩服作者,在年近60岁的时候,还放下身段去做最底层的餐厅服务员、旅馆服务员、清洁女工、养老院护工和沃尔玛理货员,并且抛弃自己优越的生活,去体验最真实底层人的薪资、住房、医疗和雇佣关系上的艰难。

  这本书是19年买的,我都忘了当初买这本书的初衷,只知道它一直放在书柜一个既显眼又不经常能看到的位置。就算是19年的时候读这本书,也会稍微觉得书中描写的东西陈旧了一点,毕竟是2000前的故事,时隔了20年,但竟然又觉得书中描写的东西离我们这么近!仿佛这么几十年以来,大家都知道同一个故事,但是故事远还没有结束。

  这让我想起来一个笑话,也不知道出处在哪里。说在90年代的时候,当时为了勾勒出美国底层人民的贫穷与困苦,专门派了一个记者到美国去找了一个最底层的黑人,想通过了解他的生活来讲述美国底层人民的艰难。结果发现那人开着自己的车,住着独栋别墅,然后上班只去上8小时。然后那记者发现没什么好写的就回去了……

  极度辛苦的工作环境下,人们的可空余思维就变的微乎其微了,只能看到眼前的一点点东西。如果每天长时间非常劳累的工作,但赚到的钱根本不足以支撑自己的开支,而且上班时间太长,身体慢慢下去会变得非常差,还没有钱去看病。

  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告诉你:是你不够努力。好的,然后你就信了。

  但是慢慢发现身边几乎所有人都是这样“不够努力”,那我觉得,可能是有人在骗我。

  这本书的结论,他们两党,一个认为当下是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,说贫穷问题是找碴。另外一个对XXX系列的福利制度推完过后,就对这个问题不再感冒了。

  他们有他们的问题,但我们的问题或许更加严重。

  还有一个最值得深入的问题,供需关系。

  供需关系有点像奴隶与地主、皇帝与草民的关系,真的是需要一个中间层来协调,在欧美这种叫工会,在我们这里,还不知道叫什么。

罗敷《这么慢,那么美》

2024.06.10 星期一  阴:罗敷《这么慢,那么美》

  这本书2015年8月出版,我手上这本是6年前买的,2018年第26次印刷。

  这本书买了6年才断断续续才看完,不是因为写得不好,而是书里讲的太过生动,介绍的北欧生活总觉得离我们太过遥远。直到去年去了一次新西兰旅游,才有点体会到了这本书里讲的内容是多么的真实和可贵。

  新西兰的风景什么的我到是觉得在意料之内情理之中,但整个国家带给我的感觉,是非常震撼的!像5点商店就关门,汽车永远都是实用的经济的品牌和款式,很少很少有什么豪车,市政建简单亲切等等数不胜数,最重要的是走在路上的人们显得悠闲游刃有余,完全没有行色匆匆或者表情严肃被苦难包裹的感觉……等等等等的,就像罗敷这本《这么慢,那么美》里描写的北欧生活非常类似。

  如果不是亲眼见过,或许真的很难相信:

在北欧街头你很难看到神情严肃、脚步匆忙赶公交车的人。物质的富裕和平均性让人们心态平和,人与人之间财富都是相当的,没有太多的可比性。

当物质不再对人产生至酷的时候,人才算真正能体会和享受生活的快乐。

若问高福利制度下为何少有懒人,那是因为人们工作的前提都是喜欢,喜欢才有动力钻研,所以北欧才出那么多的创新科技。人若不以喜欢为前提真的难成其事。

  看这本书的时候,就会不经意间把我们自己的生活和北欧人的生活对对比,拿我们现在最流行的一个概念“躺平”来说:

  为什么绝大部人都想的都是等赚到足够的钱,就可以不用再辛辛苦苦的工作,就不用再看领导的眼色,也不用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,不用每天天黑了才拖着疲惫的娇躯回到家里。就可以什么事也不干也不想,不用担心多余的焦虑,每天只用过吃了睡睡了吃,天天吃好吃的刷好看的电影电视剧,天天都去旅游,想去哪里去哪里的,想吃什么吃什么,想买什么最新的电子产品手机电脑就随便下手的生活。

  躺平就意味着,可以不用再担心每个月的房贷,不用担心没工作后没有饭吃,也不用担心三座大山:教育、医疗、养老。

  而书上讲的北欧人的生活,本身就是基于躺平之上的生活。可以无忧无虑的去追逐自己感兴趣的任何事。无论在任何年龄段,都可以进入大学去学习,去追逐自己遥远又触手可及的目标。

  为什么会造成如此两个极端的差异呢?

  我想,可能我们的生活太累了吧。

  就像高中准备高考,暗无天日的学习生活,极度压抑着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,猛然间在步入大学的那一刻尽情释放。也是两个极端,以前有多累死累活的学习,现在就多想放肆的挥霍!

  就像小的时候经常挨饿,吃了上顿没顿,到后来每当有充足的食物后,每顿饭都恨不得把自己吃撑到死。

  如果没有从小时候就开始合理的安排自己的生活,在这个环境中长大,有可能就会变成极端的模样。

  我们都还没有吃饱穿暖充分休息好自己的身心,真的是谈不来自己的理想。

  有多少人,都在工作后被生活所迫,因为理想太过沉重,早就把理想抛弃。

  又有多少人,在极度身心疲惫之后,还要担心柴米油盐,还要担心买房、教育、医疗、养老?

  还有多少人,能够在解决完基本的生活后,还能够怀有初心,初心不变?

  如果说我们的生活终点,就是北欧人现在生活的起点,那我们距离他们的那种生活状态,或许还真是要再迭代至少两三几代人。

  这本书在豆瓣上的评分竟然只有6.1分,算是勉强及格。可能是出于时代的局限性,在几年以前,这本书或许看的人会认为在看童话故事。而现在来看,里面的描写的生活,正是我们向往的那种生活。

  当我们被生活所累的时候,曾经的理想只能是放大了无数倍难度的遥远的梦想。